理想國這本書共有十卷,第一卷的主要對話者是蘇格拉底、波勒馬與特拉敘。蘇格拉底與兩人各進行一場辯論,讓對方啞口無言。對話到此可以告一段落,我們也可以把第一卷當作是獨立的短篇作品。不過對柏拉圖來說,故事還不能結束。他讓兩個人起來反對蘇格拉底的講話:一個是雅典青年葛勞康,另一個則是蘇格拉底本人。蘇格拉底在第一卷的最後一段說,他不滿意剛才自己所說的那些,因為剛才就像一個參加宴席的人,菜一道接著一道上,他就一道接著一道吃,沒有時間去品嘗每一道菜的滋味。換句話說,他講的話針對的是「別人對正義的看法」,而沒有針對「正義本身」。至於葛勞康,則是在第二卷的開頭發難,他說蘇格拉底講了半天,表面上精采而有說服力,實際上卻內容空洞,對於想要求知的人而言一點意思也沒有。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柏拉圖《理想國》,卷一與卷二之間,智術師與愛智者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柏拉圖,《理想國》,卷一,3,特拉敘馬庫斯
1.
在蘇格拉底與波勒馬的對話結束後,智術師特拉敘馬庫斯入場繼續對談。理想國的第一卷為我們呈現了四個年齡層的人:克法洛、蘇格拉底、特拉敘、波勒馬,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都在十年左右。老人克法洛是傳統價值的代言人,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是一個「好人」。但他之所以要做一個好人,並不是因為對「好」本身的認識與追求,而僅僅是為了生前的物質利益與對死後世界的恐懼。這樣的人對國家是有益無害的,甚至可以說是社會的穩固力量。然而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哲學家所追求的。他的兒子波勒馬是年輕人,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有殷實的家底。到了一定的年齡,他不想繼續父親的商業生涯,而想走出自己的路。他常與名人交流,邀請智術師、演說師到家中作客,和他們學習新的東西。對年輕人來說,特拉敘是一位青壯年教師,他們有許多新穎的言論,就像我們今天在網路上常見的「原來以前都錯了」或「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錯了」這種特別能吸引年輕人的言論。蘇格拉底則是介於中年與老年之間的教師,表面上看起來,他也是反傳統陣營的一員,因為他經常對傳統觀點提出質疑,並且在以往質問年長於他的社會名人時,絲毫不留情面。然而蘇格拉底的反傳統僅僅是一個思考的歷程,他與特拉敘的區別在於,特拉敘對傳統價值的批判是沒有方向的,在駁倒了傳統觀念後,沒有人知道下一步怎麼走,也沒有人在乎這個問題。但蘇格拉底的反傳統言論僅僅是一個思考準備,他反對的並不是傳統而是盲目接受傳統,在一連串的質疑與思索後,他對正義古老的價值了解得更深刻,也賦予了更堅定的實踐。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理想國》,卷一,2,波勒馬庫斯.迂迴討論與哲學說服
蘇格拉底問克法洛這位富有的老人:如果說,歸還屬於他人的物品是應該的,那麼,今天有個發了瘋的朋友跑到我家,要索取他之前放在我這兒的一柄武器,是不是仍然要還?蘇格拉底說大家都會覺得不應該還,克法洛也這麼覺得。但如果不應該,一開始說的「歸還物品」就不能用來當作判斷正當或不正當的標準。克法洛覺得這個問題是有點意思,但他並不打算動腦筋去想。反正如果是自己遇到這種事,就不要歸還,至於為什麼不要,又有什麼好討論?另一方面,有些事情是比「討論」更重要的,就是去「做」。祭神的時間到了,他現在要去準備祭禮,這可比討論正義重要得多。不過克法洛並沒有拋下這個討論。在離開前,他的兒子波勒馬已經出頭,要當他話語的繼承人,繼續這個問題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