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讀水滸傳

西遊記是一部探討人心的偉大作品,水滸傳則是一部探討政治的偉大作品。水滸傳的政治意義,絕不是「造反有理」那麼膚淺,而以下所談的,也僅僅是我對這部著作的一種不求甚解的閱讀體會。之所以「不求甚解」,是因為對學生來說,「甚解」是不可能求得的,只要能在閱讀或再次閱讀中有所收穫,就能樂以忘憂(忘食倒是大可不必)。一旦學生變成了老師,心態也會發生改變,儘管跟以前一樣不求甚解,但現在之所以不求是因為根本不需要,因為「甚解就在手中」(以上的學生、老師,當然不是全部,而是部分)。老師是學生變成的,對學生而言求之不可得的甚解,當上老師就忽然唾手可得,其中奧妙只能說不足為外人道也。而老師一旦掌握了政治權力,他的甚解立刻就會成為「正解」或「唯一正解」。他主辦的科考能影響學生的前途,他主掌的教會可以決定誰是異端。

2022年7月1日 星期五

莎士比亞,理查三世

1 歷史、歷史劇與道德劇

理查三世(以下用「理三」去指一本書,「理查」去指一個人)是莎士比亞的一部歷史劇。1471年,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喬治與理查三兄弟共同除去了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六世父子,從而登基為王(所謂的薔薇戰爭)。1483年,愛德華四世去世而由理查繼位。1485年,都鐸家族的利奇蒙伯爵從布列塔尼領兵進入英格蘭,殺了理查,繼位為亨利七世,結束了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1154-1485)。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奧塞羅,之二,哲學問題

上一篇談了伊阿古這個角色的創造與希臘悲劇、希臘哲學之間的淵源,現在要繼續討論這部劇中的其他哲學問題。

  1. 詩與歷史
    奧塞羅(劇名)之所以是悲劇,是因為奧泰羅(人名)殺了自己的妻子黛黛萌。而奧泰羅的殺妻,是因為他的旗官伊阿古升不上副將,從而懷恨挑唆所造成。然而奧塞羅這部劇的悲劇並不等於奧泰羅這個人的悲劇,莎士比亞所要呈現的,也不就是單純的「造謠 + 嫉妒 = 殺妻」。因為如果這個公式之所以能夠產生,是因為背後一連串的偶然事件。如果奧泰羅沒有任命卡西歐為副將、如果土耳其沒有出兵賽普勒斯、如果羅德利在跟伊阿古前往賽普勒斯之前就已破產、如果土耳其的艦隊沒有遇上海難、如果卡西歐的酒量夠好、如果伊阿古的妻子不是黛黛萌的侍女、如果黛黛萌沒有失落手帕、如果卡西歐的女伴沒有向他質疑手帕的來歷,這其中任何一項都與伊阿古的造謠無關,但只要成真,這場悲劇就可能不至發生。

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奧塞羅,之一,伊阿古

  1. 莎士比亞的奧塞羅(Othello,書名)講的是威尼斯將軍奧泰羅(Othello,人名)出於嫉妒,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黛黛萌(Desdemona)。嫉妒是一棵樹,如同怨憎、仇恨、友愛、關懷,種子在每個人的心裡,但如果沒有適當的土壤,是無法成長茁壯的。家庭、學校、政府所提供的,就是這些人類品性的土壤。一旦我們把莎士比亞看作政治哲學的大師,會發現奧泰羅的嫉妒不過是天下男人或女人都會犯的錯誤,而提供土壤的伊阿古(Iago)才是這部作品的第一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