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之一,誰是俄狄浦斯(伊底帕斯)?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短短幾十頁的作品,但其中的豐富內含卻是討論不完的。不少人是因為佛洛伊德而知道俄狄浦斯的,佛洛伊德確實是一位天才,他研究的問題也都是最重要的問題:夣、亂倫、圖騰、禁忌、欲望等等,但他的解釋卻不盡令人滿意。要瞭解俄狄浦斯的際遇,還是從整個忒拜(底比斯)的命運談起比較好。忒拜城的建立,是「外邦人天神本土力量」的三重關係,俄狄浦斯的悲劇,則是「神禍害代罪者城邦」的四重關係,從這兩個關係下手,比較能夠理解俄狄浦斯的故事。


1.      俄狄浦斯的身世

故事發生在忒拜(希臘的底比斯),俄狄浦斯是那兒的王。《俄狄浦斯王》這部作品的場景發生在忒拜的宮殿前,有一群老人與孩子在那兒乞求請願,因為忒拜人遭受到嚴重的災難:作物不收、牧牛死去、青年倒地不起、婦女流產不孕俄狄浦斯走出宮殿,首先跟孩子說話,稱他們是「老卡德摩斯的新生後代」。卡德摩斯是忒拜城的建立者,俄狄浦斯這麼稱呼孩子並沒有錯,但從主觀的層面來看,他其實是要把自己與卡德摩斯家族區別開來。俄狄浦斯是從外地來的,他在科任托斯(哥林多、科林斯)長大,抵達忒拜的時候,當地正受到女妖斯芬克斯的蹂躪。俄狄浦斯成功解決了女妖,讓城邦回復以往的繁盛。忒拜並不是隨便什麼小地方,而是當時希臘最著名的城邦,能解決整個城邦都無法解決的困難,可以說就是全希臘最了不起的人了。事實上俄狄浦斯也以「舉世聞名」這樣的字眼來稱呼自己。

然而他錯了,因為他並不是什麼異邦人,而是這個家族的一分子。他是忒拜之前的國王拉伊俄斯的親生子。曾經有神諭告訴拉伊俄斯,他生的孩子將殺死父親,並且與母親成婚,於是當俄狄浦斯出生三天後,他就派了牧人把孩子丟棄在放牧的山上。不過牧人並沒有丟棄他,而是交給了另一個城邦的牧人,這另一個城邦就是科任托斯。剛好那兒的王沒有子嗣,這個被拋棄的孩子就在科任托斯的王室長大,以為自己是國王的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在一次爭執中,俄狄浦斯聽到有人叫他野孩子,也就是說,他並不是科任托斯王的孩子。他回到王宮問了王后,王后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要他不要聽信別人的胡言亂語。他心裡仍有不安,就獨自跑去德爾斐的神殿,要問自己的父母是不是科任托斯出生。然而神諭並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跟他說了當年向他的父親所說的話:「你會殺死父親,並與母親成婚」。這句驚人的話讓他不敢回到科任托斯,而開始自我放逐。然而他忘了自己原本要問的是:「科任托斯王是不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如果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算離科任托斯再遠,又有什麼用?

人的智慧可以讓我們解決許多問題,但人所面臨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來自外界,而在自身。不知道自己來自何處,不知道自己該往什麼方向前進,就必須也只能依照眼前的資訊去判斷的進退,而這樣的判斷是極可能會導致失敗的。俄狄浦斯的悲劇,有一部分是他自己造成的,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不知道自己是誰。

2.      俄狄浦斯與卡德摩斯家族

卡德摩斯是腓尼基人,父親阿革諾是泰爾(當今黎巴嫩一帶)地方的王,祖父是波塞冬(海神),祖母利比亞則是宙斯的後裔。卡德摩斯的妹妹歐羅巴被宙斯拐走,不知情的父親命令他與其他兄弟離開泰爾四處尋找。卡德摩斯到了希臘,去德爾斐神殿求助,神諭要他不要再白費力氣找尋妹妹,而要他跟著一頭母牛,走到她休息的地方,在那兒定居。卡德摩斯到了那兒,為了尋找水源,殺死了當地守護泉水的巨龍,並且聽從雅典娜的話,將龍的牙齒種在土裡。從土裡長出一群全副武裝、要找人打架的兇惡戰士,卡德摩斯朝他們丟一塊石頭,這些搞不清楚狀況的戰士就互相打殺起來。最後只有五個活著,他們被稱作「種植人」或「土生人」,卡德摩斯與他們共同建立了忒拜城。被卡德摩斯殺死的巨龍是阿瑞斯(戰神)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殺,就要卡德摩斯作他的奴隸贖罪。八年過去了,戰神與他和解,並且讓自己的女兒哈摩尼雅與他結婚,他們的後代則與「土生人」(也就是種植人)通婚繁衍後代。

這就是組成卡德摩斯家族與忒拜城的三個元素:外邦人卡德摩斯、天神哈摩尼亞以及象徵本土力量的土生人。卡德摩斯家族並不是卡德摩斯一個人的,也屬於土生土長的種植人。哈摩尼亞(Harmonia)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和諧,這位由天神賜給忒拜城的女神,告訴我們一個家族與城邦的命運,是由外來者與本土力量之間的消長所決定。當這兩種力量融合與平衡的時候,城邦與家族才可能繁榮偉大,兩種力量的失衡,就會導致城邦與家族的毀滅。

卡德摩斯家族的發展正是一連串的失衡所造成的悲劇。首先是迪奧尼索斯,他是宙斯與卡德摩斯的女兒澤美樂所生的孩子,但因為在異邦出生長大,因此當他回到故土的時候,被忒拜王彭透斯(Pentheus,迪奧尼索斯的表兄弟)認為是來自外邦的可疑份子。彭透斯這位本土力量的維護者(他的父親是種植人),要去禁止忒拜的婦女跟著迪奧尼索斯奇裝異服、唱歌跳舞,結果卻被這群婦女活活撕裂。

俄狄浦斯的兩個兒子,則因為王位繼承的爭奪,導致其中一個到國外請兵去攻擊自己的城邦,導致弟兄二人同時戰死。同樣是本土力量維護者的克瑞翁,厚葬了住在忒拜的厄忒俄克勒斯,卻不讓任何人為自異邦請兵的波吕尼克斯哭泣,更不讓任何人為他埋葬。想不到俄狄浦斯的女兒,也就是二兄弟的姊妹安提戈涅還是在波呂尼克斯的屍身上灑了一些土。克瑞翁把安提戈涅關到墓裡,這讓安提戈涅自殺,她的未婚夫海蒙(克瑞翁的兒子)則因此自殺,克瑞翁的妻子也接著自殺。

而俄狄浦斯的悲劇,就發生在上述兩個悲劇之間。

3.      俄狄浦斯與他的父母

俄狄浦斯殺死了父親,這件事是不是絕對的罪惡,其實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在希臘諸神的世界,弒父並不是一件不可饒恕的事。這世間的主宰,從烏拉諾斯到克羅諾斯,再從克羅諾斯到宙斯,都是兒子殺害父親的結果。烏拉諾斯不讓克羅諾斯出世,把他壓制在大地母親的肚子裡;克羅諾斯不讓宙斯見世,在他一出生就把他吞進自己的肚子。這兩個不讓兒子長大的天王,最後都栽在兒子手上。話說回來,神是永生不死的,因此嚴格說來「弒父」這樣的事在神界是不存在的,只存在於會死亡的人間。

拉伊俄斯把剛出生的嬰兒丟棄在荒野,這項舉動與天神不讓自己的孩子見世是同樣的。老子不允許兒子威脅自己地位,兒子如果想在這世上活著,就必須解決老子。父慈子孝(或兄友弟恭)僅僅存在於「純粹的家庭」中,但純粹的家庭是很少存在的,一旦涉及到地位、財富,並且父子之間只有一個人能獲得這些東西,家庭就不再純粹,雙方的爭執角力既使不是必然發生,也在所難免。

與弒父相比,俄狄浦斯認為自己做的更可怕的事,在於與母親成婚。與母親成婚這件事本身並不可怕,伊俄卡斯忒便說,許多小男孩都曾經在夢境中與母親結婚。對俄狄浦斯而言,真正可怕的是與母親生下孩子。亂倫的禁忌,也就是對性關係的限制,重點並不在於性行為本身,而在於隨後所帶來的生育。男男的性關係在古代是半開放的,因為這樣的性關係並不會生出孩子。從現代人的所謂開放角度來看,亂倫生子不是倫理問題,而是生理問題,因為這樣會生出畸形或低能兒。但在希臘人的眼中,畸形兒並不是生理問題,而是倫理問題。畸形與低能並不是亂倫的「自然結果」,而是破壞宇宙秩序所受到的「懲罰」。世界的秩序是由「生育」所造成的,在動物之間有物種的秩序,在人類之間則有輩分的秩序。違反這個秩序,就算生下的孩子再怎麼俊美聰明(俄狄浦斯與伊俄卡斯忒所生的二男二女都是如此),也是怪物。在索福克勒斯的劇中,俄狄浦斯感到可怕的,並不是「我上了母親的床」,而是「我生下自己的兄弟姊妹!」

亂倫可以有三種情形:男女同輩、男大女小、男小女大。對希臘人來說,可怕的事第三種。宙斯這位亂倫之王,不僅和自己的兒孫輩上床,並且生出的兒子幾乎都是英雄。但「男小女大」的亂倫就不同了,最有名的就是大地母親該亞和她的兒孫。他們所生出的孩子,幾乎都是怪物(忒拜城頭的斯芬克斯,照某種說法也是該亞的孫輩,畢竟希臘神話本來就有不同的版本)。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母愛是無條件的溫暖與包容,但對古人來說,這種溫暖與包容其實是一種黑暗的力量,讓人無法面對陽光與秩序,只能走向怪物一途。換句話說,古人比我們還怕媽寶。

4.      俄狄浦斯的懲罰?

俄狄浦斯的弒父行為,究竟算不算所謂的罪惡。拉伊俄斯之所以會被自己的兒子殺死,是一項詛咒所造成的。在年輕的時候,他曾經逃亡到異邦,接受當地的國王裴洛普斯的盛情接待。沒想到他竟然強暴了主人的兒子,並且把他拐走,回到忒拜當上國王,並娶了伊俄卡斯忒為妻。拉伊俄斯受到裴洛普斯的嚴厲詛咒(裴洛普斯是神喜愛的人,我們所說的伯羅奔尼撒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使別人失去了兒子,因此他自己不能有兒子。不能有兒子其實就是兩種情形,一個是生不出來,另一個是不敢去生。對希臘人來說,生孩子與種植物是一樣的,生不出來就是讓他白白播種,也就是讓他的妻子不孕;要不就是讓他不敢去播種,也就是說,如果生出了孩子,倒楣的就是自己。既然詛咒並不是落在伊俄卡斯忒的身上,因此就成了一道在結婚當天告知的一道神諭:拉伊俄斯要活著,就不能生兒子,否則一定會被兒子殺死。他很害怕這個詛咒,一直要避免與妻子同房(至於他是不是有其他男伴,就是另一回事了)。只不過沒想到,在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夜晚,他和伊俄卡斯忒發生了關係,就這樣生下了俄狄浦斯。

拉伊俄斯不能生兒子,如果生了就會被他殺死,因此俄狄浦斯殺了拉伊俄斯,也僅僅是這項詛咒的執行者。他為了不要被兒子殺,所以不跟伊俄卡斯忒同房,既然他沒有去盡做丈夫的義務,因此就由他的兒子在長大之後要取代他的地位,與他的妻子結婚。從頭到尾,神意並沒有動俄狄浦斯一根手指頭:他執行了神意殺了父親,為父親的失職彌補了母親的失歡,甚至最後忒拜城發生的瘟疫,也不是對俄狄浦斯的懲罰,而是對忒拜城的懲罰,因為忒拜人並沒有去追究殺死先王的兇手。(這一點之後再談)


俄狄浦斯是一個被捨棄的人。他不僅在出生時就被父母丟棄,也同樣為神捨棄,神為了懲罰他的父親,便完全不顧他的命運。他更是被城邦捨棄的人,忒拜城為了拯救自己,完全不顧俄狄浦斯對他們的好,只會把自己的過錯完全推給他。「神拉伊俄斯俄狄浦斯忒拜城」這四角關係,讓我們聯想到《約伯書》裡面的「神撒旦約伯友人」的四角關係。在《約伯書》的結尾,約伯重新獲得神的喜愛,而在索福克勒斯的另一部作品《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的結尾,俄狄浦斯也終於為神所接受,被一個神秘的力量帶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