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一種不為許多人重視的寫作方式。這個字(allegoria)原本的意思是「說別的東西」,換句話說,表面上說的是甲,實際上說的是乙。乙是什麼,甲和乙的關聯又是什麼,就成了讀者所要探討的事項。要做這樣探討並不容易,因為讀者往往各說各話,誰也不知道作者要說的到底是誰。向作者求證是沒有用的,因為如果他想說自己講的是誰,也早就講了,沒必要花這番工夫。而一旦作者過世,我們就更沒有辦法知道說的是誰,而過一陣子也就會為人所遺忘。因此要成為一個好的寓言,甲還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需要有獨立的文學價值。這在內容方面指的是,不能太著重文句影射的時代性,還要把重點放在這種影射的普遍性。 以前中學課本有亡鈇意鄰的故事,齊人驕其妻妾的故事,都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寓言的教育意義,就在於讓我們能夠在面對紛亂的社會現狀時,能夠透過寓言的對照去分析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