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圖的《斐德若》中,蘇格拉底與斐德若談到了一則古代神話。當時一群有學問的人,嘗試給各個傳說重新做出「合理的解釋」。例如北風之神波瑞阿斯擄走了一位少女,在學者的眼中就是一陣狂風將行經山崖的少女捲下山。對蘇格拉底來說,這樣的科學解釋固然有趣,但如果要他把精力花在這類的解釋上,那就太不值得了。因為在聽到這些古代傳說時,重要的並不在於所謂的合理重建,而是刻在德爾斐神廟上的那句話:「認識你自己」。因此在聽到這些神話傳說的時候,他想要知道的是自己有沒有那些神祇或怪獸身上的性格,而不是在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同樣地,西遊記中的火燄山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女兒國是否真有其事?孫悟空的原型是否為印度神話中的某隻猴子?西遊記的作者是不是吳承恩?這些問題當然有所謂的學術價值,但對其他的人來說,或許一點也不重要。